**行为及条件性行为敏感化效应及其个体差异

**行为及条件性行为敏感化效应及其个体差异
摘 要 目的:考察**处理下,大鼠行为敏感化及条件性行为敏感化效应及其个体差异性表现。方法:根据大鼠在初次抵达的新颖环境中水平活动量的高低,将大鼠划分为高反应大鼠(High responder, HR)和低反应大鼠(Lowresponder, LR)。应用自动监测大鼠活动箱,分别考察HR和LR大鼠在行为及条件性行为敏感化效应形成及表达上的差异。结果: (1)连续5天**给药,LR大鼠活动量显著升高, HR大鼠无此效应; (2)条件测试日(第6天) ,给药与环境匹配大鼠,活动量较给药与环境非匹配组动物和对照组动物显著为高;此效应在HR和LR大鼠同时存在; (3)从给予**到给予盐水LR大鼠活动量显著下降,而HR大鼠活动量无显著改变。结论:在连续给药下,LR大鼠较HR大鼠,在行为敏感化效应的形成中,具有更为显著的效应,此效应为LR动物对**更高的**效应,而非条件效应所致。同时HR和LR大鼠都可以对**条件性线索产生应答,产生条件性行为敏感化效应。
关键词 **,行为敏感化,条件性行为敏感化,个体差异。
1 引言
  行为敏感化是成瘾的重要行为反应,表现为在重复给药下,动物表现出越来越高的精神兴奋性运动效应,这种越来越高的精神兴奋性效应的基础是脑内长时程的神经适应性改变(neuroadapta2tion),这种改变被认为是产生**依赖和依赖后复吸的生物学基础。
  应用***、****、**、酒精等成瘾**对大鼠进行重复给药处理,可以导致动物出现行为敏感化效应,甚至在前处理(pretreatment)中只对动物进行一次性给药处理,动物在三周之后,依然可以出现行为敏感化效应并伴随以相应的脑内生化改变,例如在伏隔核(NucleusAccumbens, NAC)出现多巴胺(dopamine, DA)和乙酰胆碱神经元的持续高反应性。
  在**成瘾研究领域一个引人注目的事实是成瘾行为效应的个体差异。给予动物同样的**处理,应用不同的行为学模型,例如自我给药模型(Self- administration, SA)
,条件性位置偏爱模型(Conditionedplacepreference, CPP),精神运动兴奋性模型(Locomotor activity, LA)等,都可以发现个体差异性的表现。
  在以往关于行为敏感化及其个体差异的研究中,应用**进行行为敏感化个体差异研究的报告有限,而应用**进行条件性行为敏感化效应个体差异的研究目前还未见报道。同时以往应用精神兴奋剂进行的研究结果也呈现出一定的变异。例如Hooks等人发现,通过动物在初次抵达的新颖环境中水平活动量的高低筛查出的高反应大鼠(High
responders, HR)比低反应大鼠(Low responders,LR)对****(AMPH)有着更为强烈的行为敏感化效应。但是也有研究者发现,LR大鼠的行为敏感化效应更高。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研究结果都是在连续地给药与环境相匹配的情况下获得的,而在连续给药和环境相匹配的情况下,动物较高的活动性可能同时存在着对**的无条件效应和因给药
与环境匹配而产生的激动性条件反射的成分。实验在连续5天给予**的情况下,在第6天给予动物盐水,考察动物活动性的改变,以确定先天特征不同的大鼠,其对**和对给药相关线索是否存在着差异性反应。考虑到**类**在亚洲的滥用,其成瘾机制和精神兴奋剂的不同,以及**类**在临床上使用的一定的必要性,我们选择**作为研究使用的**。
  研究有下列三个主要研究目的: (1)考察在行为敏感化建立的过程中,具有先天不同运动特征的HR和LR大鼠的行为敏感化效应; (2)考察**诱导的条件性行为敏感化行为的表达及此效应在HR和LR大鼠间的异同; (3)考察HR和LR大鼠对**及**相关条件线索反应的异同。
  多数研究者认为有**接触史的动物或人,在纳络酮催瘾情况下,或者在自然戒断情况下出现躯体戒断症状,可被视为形成躯体依赖。在本实验所应用的成瘾**剂量及时程下,在所有时点及自然戒断情况下,均未出现躯体戒断症状,因此可以认为,本实验中接触成瘾**的动物并未形成躯体依赖状态。
2 材料和方法
2. 1 实验动物及药品
  实验动物为雄性SD大鼠43只,起始体重400~480克(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许可证号: 199036)。动物在50cm(长) ×2215cm(宽) ×30cm(高)的不锈钢笼中群居饲养,每箱8只动物,自由饮水进食。光周期为8∶00(开)~20∶00(关),实验在光周期完成(10∶00~18∶00)。实验室温度控制在20~22℃,相对湿度为40%左
右。正式实验开始前,提前3天使动物适应实验主试人员的实验操作,排除非实验特异性的应激因素。盐酸**(Morphine HCL)由青海制药厂提供,生理盐水溶解,腹腔注射给药(i. p. ),剂量为5mg/kg,**溶液及盐水注射容量全部为1ml/kg。
2. 2 实验装置及程序
2. 2. 1 大鼠在新颖环境中活动量测定 采用40cm(长) ×40cm(宽) ×35cm(高)的黑色有机玻璃运动箱进行大鼠精神兴奋性运动行为的测定。箱体四壁为磨砂面,底板为大小为1cm×1cm的栅格底面。动物在动物房适应1周。正式实验开始后,将动物置于**进入的运动箱中,考察大鼠在60分钟内的自发活动量(根据摄像头与监测箱的距离和监
测视野大小计算,每4个像素为1cm,以下皆以像素数计算动物活动量)。根据此活动量,将高于和低于活动量中位数的50%大鼠定义为高运动性大鼠(HR)和低运动性大鼠(LR)。上述将动物按照50%为界,定义为HR和LR大鼠,并研究动物此种先天行为特征及其个体差异与成瘾行为效应关系的分类方法,已得到多数研究者的认可。
2. 2. 2 大鼠行为敏感化及条件性行为敏感化测定装置同“大鼠在新颖环境中活动量测定装置”。测定分为行为敏感化形成的测试阶段和条件性行为敏感化形成的测试阶段。将HR和LR大鼠各分为3组,就给予**和环境是否匹配,将动物分成6组,分别为HR_匹配组(n=6),LR_匹配组(n=7),HR_非匹配组(n=7),LR_非匹配组(n=7), HR_对
照组(n=8),LR_对照组(n=8)。
  正式实验开始后,从第1天到第5天为行为敏感化测试阶段。对于匹配组动物,每天上午10点,在测试箱中给予**,测试其60分钟内的活动量。晚8点,匹配组动物在动物房饲养笼中给予盐水。对于非匹配组动物,上午10点在测试活动箱中给予盐水,测试其60分钟内的活动量。晚8点,在动物房饲养笼中给予**。对照组动物,上午10点在测试活动箱中给予盐水,测试动物在60分钟内的活动量。晚8点,动物在动物房饲养笼中给予盐水。
  实验第6天, 6组动物分别给予和训练阶段相同容量的生理盐水注射,测试大鼠在60分钟内在测试箱中的活动量,此活动量为动物条件性行为敏感化的表达。
2. 3 数据统计
  应用two- wayANOVA重复测量方式统计HR和LR匹配大鼠在连续测量下形成的行为敏感化效应,应用此统计方法考察从第1天到第2天给药,从第5天给予**到第6天给予盐水引起的动物活动量的改变。应用单变量方差分析(one- wayANO2VA)方式考察在条件测试日(第6天)横断面上,匹配组、非匹配组、对照组动物的精神兴奋性差异。应
用单变量方差分析(one- wayANOVA)方式,统计在条件测试日(第6天)横断面上,在HR和LR内部,匹配、非匹配、对照组动物的精神兴奋性运动的差异。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7432号